影像中的籃球美學籃球比賽視頻里,一個穿紅背心的球員躍起投籃,球劃出弧線,穿過籃網。觀眾席上爆出喝彩,如沸水上的蒸汽,騰起又消散。這便是現代體育的常態(tài)了——人們通過一方屏
影像中的籃球美學
籃球比賽視頻里,一個穿紅背心的球員躍起投籃,球劃出弧線,穿過籃網。觀眾席上爆出喝彩,如沸水上的蒸汽,騰起又消散。這便是現代體育的常態(tài)了——人們通過一方屏幕,咀嚼著運動的滋味。
籃球場上的奔跑,本是最為原始的身體表達。而今卻被框在電子屏幕里,供人反復摩挲。我曾見一群少年圍著一部手機,觀看某場職業(yè)比賽的視頻,手指在屏幕上劃來劃去,時而暫停,時而回放。他們的眼睛盯著那方寸之地,卻對身旁空蕩的球場視若無睹。
籃球視頻誠然能展示技術細節(jié)。慢鏡頭下,球員的假動作、變向運球,皆可拆解觀摩。但影像終究是影像,它濾去了汗水的咸味、肌肉的酸痛、對手的呼吸聲。隔著屏幕學來的招式,不過是無魂的軀殼。
偶有籃球視頻在網上流傳,眾人便如蟻附膻,品評不休。而真正的籃球場卻愈發(fā)寂寥。人們寧愿看視頻里的"飛天遁地",也不愿親身踏上球場,體會奔跑的疲乏與進球的歡欣。
籃球之美,本在親身參與。而今卻被壓縮成數據與影像,在虛擬世界中流轉。我們得到了便捷,卻失去了體驗。